曾晳即曾点,字子晳,与其子曾参皆为孔子的学生。他的志向是要配合天时(暮春)、地利(沂水、舞雩台)、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由此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孔子欣赏他的志向,表明儒家在深刻的入世情怀外,也有潇洒自在的意趣。
“不吾知也”,人往往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孔子因此询问四个学生的志向。
子路的志向是治理千乘之国,带兵作战。“哂”即微微一笑。孔子的这个表情也被学生记下来,这说明他平常不苟言笑。别的学生,大概看到孔子这么一笑,就不敢乱说话了。接着,孔子点名冉有谈志向。冉有对于经济很在行,由他治理国家可以使百姓富足,但他把礼乐教化一事,交由其他高明的君子。公西华的志向是担任祭祀及外交仪式的小司仪,这也是他的长处。
曾晳有点与众不同,别人谈志向时,他却在弹瑟,而且他的说法和其他人相比可谓大异其趣。曾晳的志向一说完,孔子就表示很欣赏,原因可能是:
第一,配合时间,时序正好是暮春三月(天时);第二,五六个大人带着六七个小孩,去郊外踏青(人和);第三,住的地方靠近沂水,而舞雩台是祈雨之处,平常不举行仪式时,就变成观光景点,大家在那里休闲(地利)。
这个志向的最大特色在于,他活在世上能配合天时、地利、人和。不管有没有从政的机会,都可以自得其乐。
儒家是讲究入世的,因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如果没有机会做官,志向岂不是落空了吗?前面三个学生都提到具体的社会成就,把它当做志向。这固然很好,但只达到孔子所教的一种层面。而曾晳即使没有达成自己的志向,照样可以配合天时、地利、人和,随时随地都可以快乐。能做到这样,夫复何求?
由此可知,曾晳的境界,的确很了不起。很多后代学者提到这一段时,都大加称赞。朱熹说:“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意即人欲到了最后全部都消解了,到处都是天理,或动或静,从容大方。
孔子很少在学生讲完志向后,直接赞叹一声。其他三个同学一看,心里大概不是滋味,就离开了教室。曾晳走在后面,还想问个究竟,“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可见其心态。
孔子的回答很含蓄,他不想助长学生的骄气。但曾晳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孔子就很简略地说:子路毫不谦让,所以笑笑他;冉有做官没有问题;公西华的才能何止做一个小司仪而已。
曾晳的生活如同道家的隐士,不屑与别人同流合污。孔子基本上欣赏这种典型,因为曾晳的志向显示出自由的生命情调,不受任何限制。如果志向被别人限制,就是身不由己。身处乱世,就必须自己设法配合天时、地利、人和,让自己快乐,这当然是人生的美妙境界。
【企业培训网编辑】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2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