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背景下,公允价值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内涵、属性的演化和我国会计规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规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美国次贷危机,它从2006年春季开始显现,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继而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次次贷危机在美国乃至全球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
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自上世纪80年代大公司破产事件,特别是美国境内2000多家金融机构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破产,掀起了会计界以及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的论争,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于是提议将公允价值纳入财务报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4年首次将公允价值运用于金融工具会计发布了FAS80(远期合同伙计)。尤其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公允价值成为唯一被认可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制与应用增加了我国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不同企业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竞争更为激烈与
管理更加规范的上市公司之间营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在各自行业与领域中所处的商业竞争地位与环境。
公允价值规则的应用环境不够成熟。尽管依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适用条件是非常严格的,但在实际应用时则显得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差异。比如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要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计量模式选择受到现行税法影响与制约。由于目前存在会计规制与税法的实际差异,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显然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出于利益的考虑,企业对公允价值应用会有更功利的选择,这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规则事实上就受到现行税法较大的影响与制约。
如何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
两种计量方法并用。众所周知,会计计量遵循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在保证了相关性的基础上损坏了可靠性;而历史成本法则很可靠但相关性不足。或许我们可以对于那些未来不会发生现金流量的资产用成本法计量,对于未来现金流入不确定的资产,也就是大部分权益性资产,采取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其历史成本,附注中披露其公允价值的双重记账方法。
增加公允价值消息的披露。在现在这个
金融市场日益国际化、一体化的环境里,公允价值试图把复杂的经济业务转变为一个公允的值是十分困难的,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公允价值其他任何单一的计量属性都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增加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显得很有必要。不仅要披露公允价值的数值,还要披露该项资产的潜在风险、估价的方法与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等因素。这样才能做到全面而且有效。
【
企业培训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