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后E教授专访贾康:中美关系要避免滑向“类冷战”,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

发布时间:2018-11-26 16:08:06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企业培训网小编

  “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体现的是要打压老二,使他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我们要注意不要滑向类冷战,这需要我们做多边博弈和更有耐心地去应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贸易战,争取形成一种新的相对平衡的局面。贸易摩擦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倒逼我们动真格地进行深化改革,做好自己的事情,倒逼我们更实质性推进全面开放,这就是坏事变好事。”

  近日,后EMBA商业领袖教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顾问贾康就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接受《后E视野》专访。

  2017年10月,马云在预测2018年时说,我们将迎来30年来最恐怖的失业潮和倒闭潮。

  2018年1月25日,35岁的明星创业者茅侃侃因拿不到融资,企业经营困难,在北京的家里自杀;5天后,55岁的上虞人周建灿爬上当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纵身一跃,留下了一间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以及98.99亿元的债务;3个月后,同为浙江系上市公司的盾安集团被爆出450亿元的债务危机……

  企业融资渠道极度困难、疯狂上涨的成本(包括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系列内外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

  近日,后EMBA商业领袖教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顾问贾康就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接受《后E视野》专访。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整理:

  贾康教授采访视频▲

  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增速现在还不太好预测,从一些有限的信息来看,三季度似乎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糟糕。中美贸易战的压力比较明显,但是这个压力不是一下子全面施加上来的,可能开始影响了一些局部,在表面上看,不会有特别大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一些局部感受到的压力可能带有核心因素叠加以后夸张的色彩。

  有的说法是,在美国抬高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方案基础上,对中国GDP的影响不会超过0.5%,包括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在国外的发言,跟这个认知大概是吻合的,我估计三季度经济特征不排除向下的调整,但不会太大。可能会有一个贸易战效应逐渐显现的特点,下半年合在一起对GDP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0.3%。由上半年6.8%的GDP增速落到6.5%,仍然符合两会上所说的2018年GDP增速6.5%左右的预期。一个预测,明年、后年即使经济增长速度落到6%左右,对中国来说其实也不是很大的威胁,依然可以完成我们现在对接2020全面小康的既定要求。

  因为前些年我们已经完成的增长,再加上剩下的时间段里6%左右的继续增长,就可以使2010-2020中国人均GDP再翻一番。全面小康更重要的是靠另外一些社会政策,结构性对策,比如精准扶贫这样的政策来全面实现。

  我们要更多地注意,更中长期的一些变化,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体现的是要打压老二,使他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我们要注意不要滑向类冷战,这需要我们做多边博弈和更有耐心地去应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贸易战,争取形成一种新的相对平衡的局面。

  相对平衡肯定要用一定的妥协来换得,在这个过程中间怎么掌握好?我们很多东西是被动的,是人家出招我们接招。这里也会有所谓的比较优势,美国的筹码比我们多,它是世界头号强国,它在贸易里可出的牌比我们多。但是,在具体的一个事情形成压力和耐受力方面,中国可能比美国要明显更强一些,关键是在博弈的过程中,中国怎么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做好我们改革的攻坚克难。

  贸易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倒逼我们动真格地进行深化改革,做好自己的事情,倒逼我们更实质性推进全面开放,这就是坏事变好事。如果有这样的坏事变好事,压力变动力,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在消化了贸易战的影响之后,可能又走出一条由新到常的比较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非常值得争取和期待。

  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

  现在民营企业家的心态肯定是悲观的基调,因为民企现在有很多困惑,并没有得到有效解除,比如融资,民企实际上受到了歧视,银行、金融机构就是首选国企,这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反复发生的情况。怎样消除这些不利?这需要在中央配套改革的指导精神之下,在问题导向之下,实行高水平的供给侧改革解决方案,才能够达到。

  现在实体经济里最重要的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所谓约束条件,这样一个不利局面,是从上游来的。总体来说,现在的原材料、能源价位上升,到了下游还要在市场上要卖一个比较好的价钱,现在这个价格基本上都是放开的是市场调节,很多情况下,大家在竞争中还得促销,还得进一步让利。合在一起,很多制造业的感受就是利润已经非常薄,经不起新的一些变化。贸易战是不是最后施加了这样一个影响,一些制造业企业就面临着可能过不去的一个坎,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为什么减税却带来税收大幅增长

  有些评论说,政府一边说减税,另一边政府的税收、财政收入上升的幅度如此可观,这说明政府没有真的减税。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限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两边对比,要把税制里边不同的税种拆开说。

  在一个个税种上面,减税的具体安排都是有非常清晰的信息,有的税种它没有涉及到减税的问题。比如个人所得税,它既无增税,也无减税;像增值税,它非常明确有减税,在今年标准税率和中间税各降一个点;企业所得税也没有什么特定的、非常值得一提的新进的减税安排;那这几个税实际收的结果就得分开说。

  个人所得税1-7月份上升了20%出头,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没有别的解释,一定是前面由于很多的企业,也包括银行金融单位,它的盈利状况好,它给它的职工员工发的个人收入高,带来个人所得税迅猛上升。个人所得税多交的这一部分,一定伴随着个人净收入比它还要多的一个具体的获得。因为最高边际税率是45%,绝大多数纳税人不到最高边际税率。个人所得税税收上升,前面一定有比它大得多的个人净收入,否则无法带来后面的结果来。

  不能只看GDP增长多少,不能只说政府减税没减税,这是一个很清晰的,常识就能够得到的判断。增值税降低一个点以后,它的收入可能上升12~13%。这里把物价因素扣掉以后,和GDP之间的对比就缩小了,上半年GDP增长6.8%,如果说13%扣掉四个点,这主要是PPI代表的现价里的物价部分,做可比口径对比的话,应该扣掉。也比GDP可比口径高了两个点左右,高两点或两个点多一点,这个可能就更多的要归于加强征管。确实也有加强征管的因素,使原来的一些收税里边的流失不再流失,来支持增值税,在现在看到减税措施实实在在安排出去了,也不能说没有执行,但是最后的综合收入还是相当可观。

  价格的因素和加强征管的因素可以主要来解释增值税是什么情况。企业所得税如果说完成的比较好,也没有别的解释。就是企业里边相当一部分它的盈利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所以在经济增长速度不到7%的情况之下,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却超过10%,扣掉物价以后,还要多出来的是效益的表现。

  企业感受各种成本在提升

  成本上升要具体分析,比如说,制度成本里边,税还是制度成本,税外的行政性收费,五险一金,都是制度成本。其实还有企业隐性的一些成本,就是他要跟各个局委办打交道,实际上要付出的打点。这里边有实际的、可以直接衡量的价值形态,还有很多是时间的形态,这都是他实际的成本。企业感受到的不愉快或者压力,是各种成本综合而成。

  这也需要具体分析,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他们所感受的负担沉重,哪些是可以通过改革降低的,哪些是企业要靠加强自身管理来降低的,但是可能还有另外一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国家统计指数稳定,为什么民众感受却不同

  这是多年的问题,过去也有些分析认识,老百姓对物价最敏感的什么?就是吃——食品价格,这些年总体来说还是积极上升的。所以老百姓一般感觉物价总是越走越高。但他不考虑,可能几年才买一件的家用电器、耐用品的价格明显降低了。现在一个好几十寸的电视,薄板的液晶显示器,或者其他新的显示器也就几千块钱,若干年前要几万才能买得到,降低了很多,它都计入了CPI,但老百姓一般不会想到它。在实际生活中间,它发生的频次也很低,有的家庭,买了一次以后,十年不再买新的,他感受不到那个好处,但是整个物价统计,又不能把这一部分扔出去。

  消费升级与降级的争论

  其实咱们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消费结构的调整。具体到面上来说,不能说总体都是消费降级,因为总体来说,数据还是有信服力的证明,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在上升,虽然有结构上的差异,有的人升的多,有人升的少,个别的甚至没有升,这都有,但是整体来看老百姓的收入在上升。

  老百姓收入上升没有消费降级的道理,但是不排除某些阶层比较一致的消费习惯的调整发生了,比如在某些领域里边,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前面一段时间大家都追时髦,时髦追了一阵以后,就消失了,这时候调整就发生了,大家有了更务实的考虑。

  旅游是最典型的了,原来在大城市风行的排浪式的国内旅游消费,现在是转移到了中小城市,甚至基层。在边远的贵州,我都亲眼目睹国那种重现的排浪式的团队旅游的场景。那么现在没有排浪式旅游消费的这些中心城市的人到哪去旅游了呢?他们选择更加个性化,有更多选择性,而且更多的是面向国际的境外旅游,境外旅游也已经告别了过去,简单地申请个签证,一次游览几个国家,更多的是自己选择的,高加索、中东、非洲草原,还有南极北极等等,这显然是升级,绝对不是降级。

  将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变化

  我觉得非常值得关注,中央给出什么样的顶层指导方针,这对于中国意义是非常突出的。中央要在最全面的了解相关情况之后,在战略高度上,再落到年度具体操作上,给出指导意见。但我自己觉得,虽然现在说中央具体指导的要点,还为时过早,但是中央的取向一定是从“十九大”,以及从更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顶层规划指导意见,带有一定的一脉相承的延续性,来强调推进我们实质性的改革,而且在贸易战的情况之下,会进一步指导我们怎么样做好全面开放。在企业和社会特别关切的一些重点的事项上,中央会给出比较明确的一些指示和具体工作的要领。


  文章相关课程:

  查看简章:北大后EMBA商业领袖项目

  电话咨询:13911249815 李老师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