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首先我们不会把电影看成一个作品,而是看成一个产品,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娱乐产品。它应该是一个B2C(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模式,能够让消费者到电影院买单,这是电影作为产品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它和电视剧的区别。电影分不同的类型,所有的类型在评估前都基于三点来进行考量。
首先是要看故事讲得好不好,这个是基础。其次是主创和卡司,主创即幕后团队,卡司意味着明星阵容。不同的演员,票房号召力是不一样的,所有的阵容选择一定要和产品相匹配。第三就是渠道,它的营销的形态,渠道的执行力。大片的渠道一定是全媒体的,铺天盖地。小片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利用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去做。这也是要考察的,你不可能因为是小片,就只有制作的钱,没有宣发的钱,各个环节投入多少需要有一个平衡。
以上这几个要点加在一起,是一个电影做和不做的根本。做和不做其实到最后还要看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盈亏平衡点。你的几点加起来都符合要求了,就要看最后投多少钱,制作多少钱,营销多少钱,是不是能够把投资收回来,基本上前期评估就是这些模块。
电影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还要强调一下,不管是什么项目,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类型化的故事,以及类型化的导演、类型化的演员去匹配,这三者必须是统一的。就像《泰囧》,它的外景地在泰国,这样一来制作成本就会升高,相对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但是王宝强、徐峥、黄渤三个人的组合是非常匹配的,所以它3000万元的成本还是可以控制的。除了班底的匹配度,还有两个人很重要,分别是强的监制和强的制片人。
国内现在有太多“裸奔”的项目,投资人把钱直接给导演或者制片人,他们直接拉着人就拍了。强的监制就是我们现在国内尤其缺乏的,很多团队还没有意识到监制的重要性。很多“裸奔”的项目到最后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就是片子拍到一半出现各种情况拍不下去了,最后流产。
再说制片人,我们国内的制片人基本上是从电影厂的体系转过来的,所以更多的其实是制片主任,制片主任做得更多的是行政服务类的工作,而不是有决策力、经营运作能力,同时也对影片的艺术和技术质量负责的制片人。所以从整个盘面来看,除了我们前面的风险评估,其实后面过程的监理也很重要,电影是流程管理非常强的行业,就像你所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到后期就要考量整个团队的运作决策能力了。
一部影片的风险平衡点大致是多少?
比如说一部投资2000万元的电影,至少要收回6000万元才能回本,这就是盈亏平衡点。我们评估的就是有多大把握能够超过这个数,超过这个点才是赚的。有些电影一旦超过这个盈亏平衡点,最后火爆起来,回报率会非常高,但我们风险投资对于这块不会给太多的考量。
是不是所有电影都可以事先评估?
文艺片暂时不在我们的评估之内。很多文艺片更注重导演的表达,不太注重对观众的呈现,目标不一样。即使有的影片有票房,也不能量化,所以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
怎么确定一个剧本是否可以做?
这个剧本的类型是否清晰,这个类型是不是现阶段市场需要的。其实现阶段基本上所有的电影类型都有市场,只不过做得好坏而已。比方说爱情片、惊悚片、动作片,而且现在的电影娱乐越来越复合,不是说一部电影仅仅只有一个类型,有的时候一部影片有好几种类型,但是不是综合了以后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要推敲的。
在类型之后考察的就是题材,题材是否有独特性,跟大众是否有关联,关联度有多少,能不能引起话题。从一部优秀的小说改编到电影剧本,能够做到多少还原度。这些都是我们考察的范围。
一个实践操作过的例子
《失恋33天》为例,它当时就是一本小说,看小说其实很简单,我们最终认为可以做,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它有独特性。国内当时爱情喜剧也有很多,但实际上像这种专门做“失恋”的,它是头一个。其次,它的类型是符合基本的市场需求的,这个故事的指向性很明确,光看题目就已经给大众一个很明确的指向了,它是讲失恋的,所有人都曾经失恋过,而且它里边的人物对应的是一个职场环境,在当下都有一个回应,那么这样的构成显然对目标人群是有一个覆盖的。
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难度,因为小说《失恋33天》是一个日记体的小说,它真的从头到尾写了33天,它要变成电影,就不能这么干了,它必须由日记体变成电影语言,所以这个改编的过程我们会去打一个问号:虽然可以做,但是技术上是有要求的。幸好小说作者鲍鲸鲸是电影学院文学系专业出身,由她自己来完成剧本改编,第一,她有专业素养,第二,她的还原度会更高,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剧本是可以操作的。
演员选择也是我们在电影组盘时必须要考量的。当时选择白百何,我们认为风险很大,这里有一个性价比的问题。一方面,这部电影不是所谓意义上的大片,也不可能找大牌明星,没有这个预算。另外一方面,导演滕华弢坚持用白百何,他认为白百何一定可以,这个中间的过程还是比较波折的,最后还是尊重了导演的选择。所以,创作者和资方要有一个充分的沟通。
事实证明好的电影能够造星,像《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包括《致青春》,好的电影都可以自己造星,而不是卖明星,所以我们当时更强调的还是内容。
当时给《失恋33天》评估的风险控制,总体制片数额应该控制在1000万元左右,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就会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我们只负责前期的风险评估,到后期它的制片数额到底是多少,也不清楚,这里还要考虑到最初的产品形态和它的营销形态是否挂钩。它的营销当时在微博上做得很不错,还和某婚恋网站有一定的合作,到后面的营销路径和消费群是匹配的。至于它后来走到什么样的位置,说老实话,刚开始没敢想过。
影片投资前会对主创有一个数据调查
我们会有一个数据库,但这个数据可能是一个刻舟求剑的事情,不能代表全部,可以作为参考。比如说李连杰的数据很好,但是李连杰拍的文艺片《海洋天堂》的票房就不是很好。导演薛晓路也是如此,《海洋天堂》不好,但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就很不错。滕华弢也是如此,在《失恋33天》之前的两部电影作品票房也不是很好,时间也过了很久。
数据要看怎么用,在匹配的时候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确定一个演员或者导演需要与电影相关的创作的知识。
现在参与评估更多的就是从项目研发开始,真正的后期评估其实不太愿意做。个人认为,电影整个的流程重点还是在项目研发上。你在开机之前,就应该把各项工作做到90%,那10%是在拍的过程中去实现的。至于营销,我认为只有好的产品才能有好的营销。
对于合作过的导演,下次还会不会做评估?
评估都是一事一议,这个过程还是必须要做,好莱坞这样的评估过程是一个日常的流程,当然和一个成功的导演合作以后,沟通的内容会少些,但也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我们在看盘面的时候,还必须看监制是谁,制片人是谁。
《失恋33天》就有这样的特例,因为制片人就是滕华涛自己,所以实际上他不仅是导演,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制片人。另外一方面,《失恋33天》在最开始投入的时候,就考虑到电影和电视剧版本都要做,从整体看一个项目,即使电影在当时略有亏损,电视剧还是会弥补它的价值的,说白了,这里就有一个投资组合。所以我们在看整个盘面的时候,会去想这个产品能够延伸出几种可能性。
内地发行和海外发行策略上会有什么不同?
其实说策略都是往后的事情了,现阶段发行的关键要点还是看需求,海外市场对于国内的电影是有固定目标的。像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影的需求就非常简单,就是动作片,而且是大片。这是铁定的消费习惯,你想改变基本不太可能。欧洲可能会需要有一定文艺属性的电影。在日本发行还好,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赤壁》。但目前国内的海外发行还基本处于不算在投资标准考虑内,你看《泰囧》在国内有12.6亿元的票房,海外票房相比之下就少得可怜。
什么才是性价比高的电影产品?
有的片子一上来就要5个亿的投资,那票房至少要12亿-13亿元才能回本,这样的片子,即使成功了,你想想看,它的投资回报率才多少?对于国内的中小影片,如果做成了的话,投资回报率不比大片差,例子也非常多。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中小影片都赚钱,也有赔的。
所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他会看投资回报率和相应的风险,风险相对较低,流程基本能够控制,有专业化的团队,他可能会更放心。
投资人分散投资小成本影片,回报率是不是高一些?
中小影片不管是从产品到消费,满足不同多样化的需求,到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都是一个行业金字塔的基础部分,没有大量的中小电影就没有优秀的大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看美国电影,好像看到的都是大片,但是其实它有大量的B级片,大量的不同的类型片,这是行业基础。单一的投大片或者投中小片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的产业要健康地发展,它需要的是金字塔形的,而且这个金字塔要扎实,这就需要不同的操盘手根据不同的需要去选择它的投资策略,所以应该对症下药,不可能所有人都开一个药方。
评估一部电影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类型,类型就相当于标签,老百姓在进电影院看的时候想看什么,它是体验的通道。所以,类型是相对来说比较核心的东西,之后是题材。
对于某一部特定电影,简单的博弈票房高低,不确定性很高。如果我们以美国为参照,实际上所谓高成本、大制作的“大片”的平均收益率明显高于小成本的制作。这说明赌单片收入不如深入分析公司的电影制作能力。国内的电影消费需求发展很快,所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票房奇迹”,但是不确定的机会错过了也不必过于纠结,重要的还是去寻找能够持续从电影票房中得益的公司,也就是说寻找更确定的收益。
培训课程: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官方推荐】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2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