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大康养产业研修班谈康养概念辨析与界定

发布时间:2020-02-10 14:55:21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1、现有对康养的三种理解

  实际上“康养”不算一个特别新的词,康养的概念较早就被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但至今多数学者对康养的解读仍限于常识性理解,未系统分析并建立一套概念体系,这也使得目前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康养概念。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对康养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

  在学术界,学者普遍将“康养”解读为“健康”和“养生”的集合:“康”指“健康”,“养”意指“养生”,重点关注在生命养护之上,用健康和养生的概念来理解康养的内容。

  在产业界,则倾向于将“康养”等同于“大健康”,重点将“养”理解成“养老”。目前对“康养”的主要理解是“健康+养老”,认为“康养”是“健康”与“养老”的统称。

  对比来看,不论是学界的“健康+养生”观,还是业界的“健康+养老”观,都把握了健康这条主线;两种观念都是基于自身研究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康养的核心概念和衍生区域,并最终都扩展到了医疗、保健、旅游、体育、文创、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

  由于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更大,很多人站在老龄化社会的视角提出:康养要做的就是健康、养生和养老。健康即生理、心理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养生是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对身体和心理进行养护;养老则是针对老年人群提供设施保障和系列服务。

  因此,这个观点认为康养的对象应以老年人为主,而主要内容是对中老年人群的养护。

  2、基于行为学的康养概念界定

  但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将康养看作一种行为活动,是维持身心健康状态的集合。从更一般的角度来看,“康”是目的,“养”是手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康养定义为:结合外部环境以改善人的身体和心智并促使其不断趋于最佳状态的行为活动。

  与一般意义的健康和疗养等概念相比,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与之对应的康养行为也十分宽泛:

  康养既可以是一种持续性、系统性的行为活动,又可以是诸如休闲、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一性的健康和医疗行为。

  3、康养的“三维”解读

  延伸到更大范围,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丰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即国际上用以描述生命质量高低的指标体系。

  可见,康养的核心功能在于尽量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但是在生命长度、丰度和自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在这个体系里找到特定位置。

  也就是说,从孕幼到青少年,到中老年乃至各个年


  培训课程:北大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