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班谈次生传播为流行影视文化提供生长的全新土壤

发布时间:2020-03-04 14:01:49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当然,仅有社会文化的基础,要让经典“翻红”构成一种广泛的文化景观是远不具有充分性的。何况在这些重新走热的影视作品中,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对应着这一时代的集体记忆。例如,以《牧马人》为代表的老片显然没有触及到主流年轻观众的成长记忆。

  换言之,这种以“溯回”式的流行文化生产是体现复杂性的。“回忆滤镜”的背后,经典与现实所构成的对话空间无法仅用一种共通的情感机制来简单粗暴地加以解释。今天的媒介环境和传播变革势必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来确认“过去”与“当下”的关联,从互联网的土壤里逐步壮大的次生传播,是值得关注的一种构造性力量。

  罗兰·巴特有过“作者已死”之论述,其认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读者手中”。这个颇为结构主义的观点,明确了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再生产机制。在影像的文化中,这一观点亦提示着文本编码和解码之间客观存在的极大发散空间,如巴特所言“每一次阅读即是一次新的写作”,文本的意义释出不仅来自于生产者的意志,同样体现着接受者具有能动性的解读。

  互联网的文化则为这种能动性壮大了合理性,年轻人借此达成了一种自由表达的主张:其对于影视文本的接触,不再拘泥于“你播我看”的线性传播逻辑,而拥有了二次创作和传播的充分空间。上述“翻红”的影视经典实现破圈传播,无一例外地借力于诸种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例如依托剧中人物(关系)生成的鬼畜视频和表情包、伴随式的弹幕讨论等,这些次生传播文本既是观众积极主动参与的再创作,也是受众解读空间的延拓,离散着元文本的母题意义,也生成了“过去”的文化表达与今天进行对话的现实条件。

  进一步而言,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参与经典“翻红”的过程,本质上也透视出今天的“观看行为”所体现的意义流变:一方面是解构式的文化生产变成这个时代再现流行文化的一种主导性话语,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从《情深深雨濛濛》里再解读出的是人物自省和自救的意味,又或是从《武林外传》中找到的人生箴言;另一方面,“看”这个动作本身也被赋予了更多其他意涵,例如伴随式的社交属性。人们渴望在抽离的虚拟交往中寻求一种共同记忆的经验,在弹幕里将齐妃与富察贵人(《甄嬛传》)的讨论调侃为“倒数第二教倒数第一如何成为学霸”,或是流传甚广的 “雨女无瓜”(《巴啦啦小魔仙》)表情包引空前关注,作为社交货币的流行影视文化,在解构经典的次生传播中找到了生长的全新土壤。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影视·金融·科技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于2010年在全国首创“影视+金融+科技”高端课程,第一个开启了中国电影高端培训的新篇章!欢迎新同学!

  2010年-2020年,近10年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累计课时达1008小时,288位授课师资,学员逾600人,并组织了国内外多达500余次的课外活动,师生产出作品1000余部作品,且大多取得了瞩目的社会和市场反响,汇聚并培养了大量中国影视界和资本界精英,为中国电影产业做出了贡献!

  国际视野

  ❶好莱坞电影学习周

  ❷韩国电影游学周

  ❸德国柏林电影节之旅

  ❹俄罗斯电影的过去、现在、未来

  ❺法国电影新浪潮

  ❻意大利电影观摩

  ❼英国电影学院学习日

  学习目的

  ❶学习影视互联网新业态下法规及政策导向

  ❷剖析泛娱乐背景下影视企业创新的商业思路及运营策略

  ❸洞悉新一代观众审美变化及观影需求

  ❹掌握最新影视项目(院线电影、网剧、网大等)孵化、平台运作模式

  ❺了解互联网业态影视及院线电影营销及宣发操作趋势

  ❻为新进入的影视企业寻找业务切入点

  ❼学员之间对接项目,有效整合多方资源

  课程价值

  ❶金融+影视——吸收金融行业理念,拓宽电影行业思路。为创造世界一流的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产业机构服务。

  ❷提升圈子——盛邀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及影视行业的崛起新星授课,扩大、提升、巩固影视文化产业高端实力派队伍。

  ❸深入实战——以成功影视文化产业企业、作品、项目的核心人物引导,深入研究了解最新电影玩法,学习、强化、提升实操能力。

  ❹促进项目融资——对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多渠道推广优质项目,提高项目成功率。


  培训课程: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官方推荐】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