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经济发展开启新周期。在金融领域,自监管新规落地以来,各方面政策不断完善,金融行业走上了更加规范发展和理性前行的道路。经历了成长与蜕变的新金融,尤其是积极拥抱新金融的机构而言,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很大创新空间,正在爆发各种机遇。金融创新是逐步突破的,也是持续进行的。
久负盛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有一种观点,他认为创新包含了两方面涵义,一是为投入产品赋予了新的涵义,其二是同一投入产品经“创新”后的生产率显著得到提高。类比此种道理,对于金融创新而言,也同样需要具备“对既有金融体制有所改变和撼动”和“衍生、并且增加了新的金融工具”的双重涵义。
然而,金融创新在中国虽然讨论较多,但也不乏开放式的争议与讨论。金融创新是极为必要的,但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评测和判断一种金融创新的或好或坏?学界内,一种共识性的观点认为,好的金融创新,既满足了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与增长发展,产生同济共生的效果,又同时在最为重要的“生命线”指标上达到风险可控和合规。
众所周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对于这一话题,作为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兵,主持人简毅在现场代表当前践行金融创新的企业群体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创新路上,如何才能成为改革的先锋,因其传世的“作品”和产品之伟大,被后人致敬,而不是创新失败甚至误入歧途?
对此给出的观点中,有一个重要关键词是“信用”。他认为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一定要基于信用逻辑。“基于信用的创新才是真实的金融、真实的工具,金融的两端才会成为共同的受益者。”
将信用逻辑作为金融创新的出发点,这也是在激烈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商业文化基因积淀上,国内金融机构都与国际巨头存在着差距。面对着如今贝莱德、瑞银等国际金融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冲击,“只有严格遵守金融信用和法律法规,才有可能站稳脚跟,赢得未来。”创新是手段、途径和策略,金融信用和合规性则是长治久安之计。换言之,创新意味着“跑多快”,而合规性与信用体系则直接决定了“跑多远”。
他进一步解释称,国际金融机构一般都基于金融工具制度化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制度化场景中的商业逻辑,并将其全部数据化,设计成头部产品,因此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便会超过国内的传统金融机构。
不过,,国内金融机构仍存在巨大市场机会,这个机会在于国内市场的“折叠”。
“中国所有金融市场都是垂直分割的,如果从最早的分割市场中找到可以穿透的东西,你的市场就形成了。”
“以资管行业为例,中国过去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市场也被折叠成两个市场,纯市场化的和体制内的市场,最能挣钱的人是可以把这两个市场打通的。”
简毅最后总结说,中国的资管机构,首先要在市场透明度和法律合规性上形成清醒的认识,然后抓住中国金融折叠市场的特情机会,以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整个金融业正在经历新技术和新思维的重塑,对于身处改革大潮的众企业机构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追逐赛,更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在法律监管下,以信用为出发点,不断拥抱新技术,才能在这个赛道上走得更远,坚持的更为持久。
国合 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司级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联席会议成员及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单位。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是美国顶尖管理学院之一,是全球管理教育的领先者,以培养商业和社会领袖而闻名,更以创新力、创造力和治学严谨而著称。
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一批具有全球领导力的政府官员及企业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他们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治理的格局;放眼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一批杰出的中国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海外并购,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发起冲击,开始改变着全球产业竞争的格局。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新一代领导者带来的挑战,2013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联合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共同推出“国合· 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简称“国合·耶鲁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领军型企业家。
国合 耶鲁课程特色
中方课程主要依托国家战略开发设立,重点解读国家宏观政策、发展战略。
美方课程立足于激发和提高管理者在动态环境中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5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4
2020-12-22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