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区域开发培训班谈如何形成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发布时间:2020-04-28 13:39:46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战略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在战略层面,应继续坚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形态和以优势地区、中心城市为重点的总体方向,这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也符合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普遍规律。同时要深刻意识到,虽然空间集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集聚效应是巨大的,但是导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爆发的概率和传播速度也明显增大。

  近年来,城市发展中存在追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追求“摊大饼”般的扩张。这就是典型的“中心—外围”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是刚性的不是柔性的。高密度的人口聚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人们高频率的商务活动,大范围的人口流动,使得全社会工作生活节奏显著加快,一旦遇到疫情等突发事件会促使其极快传播。从这次疫情来看,爆发突然、传播迅猛,给管理者和普通民众留下的作出应对判断与采取应变措施的回旋余地非常小。这启示我们,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群和大城市要突破“中心—外围”的空间形态,形成网络化和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同时,要转变城市与农村的两极对立关系,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形成大城市、卫星城市、现代化村镇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和网格化管理形式。在满足人口等要素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聚的同时,要有效地调整和规划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大城市空间结构,这既有利于要素的集聚,也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选择。这样,在发生类似新冠肺炎疫情时就可以在相对小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较封城而言隔离成本小很多。

  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中国城市在这十数年迸发了强大的竞争性。从城市产业的打造、城市功能的布局,到城市IP的争夺,城市气质的塑造,城市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建设到经营,已走向城市运营。在这其中,城市产业链的打造与产业的催生和人居情怀的融入,似乎已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前进方向。

  十九大后,中国城镇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引导要素重构,破题发展不充分和不均。

  城镇化的参与者如何把握新机遇、新模式?应对新挑战?政府机构、投资商、开发商、建设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如何顺应新时代?以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在新阶段找到新模式和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值得相关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深度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培训课程:北京大学区域开发与城市运营高级研修班【2020官方课程】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