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区域开发培训班谈如何形成高质量的内涵型城镇化模式

发布时间:2020-04-28 13:47:25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未来还将继续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然而当前“半城镇化”的低质量城镇化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还是一味追求GDP经济指标,重视单维度的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对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以此次疫情发生地武汉为例,2018年武汉创造了近1.5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占全省比重达到37.7%。在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中,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很高,然而辐射带动性不强,城乡差别大,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处于资源聚集阶段,经济发展呈现出单一维度的脆弱性。此次疫情爆发正值春运之时,大量的流动人口返乡过年,客观上也造成了疫情由武汉向全国,由中心城市向周边村镇的传播扩散。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塑造良好的社会结构,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城镇化来讲,必须要突破低质量“半城镇化”的路径依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从而走向深度内涵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为此,既要把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同时也必须要高度重视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合作,既要强调有形的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也要强调区域社会服务保障领域的一体化。

  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中国城市在这十数年迸发了强大的竞争性。从城市产业的打造、城市功能的布局,到城市IP的争夺,城市气质的塑造,城市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建设到经营,已走向城市运营。在这其中,城市产业链的打造与产业的催生和人居情怀的融入,似乎已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前进方向。

  十九大后,中国城镇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引导要素重构,破题发展不充分和不均。

  城镇化的参与者如何把握新机遇、新模式?应对新挑战?政府机构、投资商、开发商、建设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如何顺应新时代?以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在新阶段找到新模式和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值得相关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深度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培训课程:北京大学区域开发与城市运营高级研修班【2020官方课程】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