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城市运营班谈城市规划与中华文明

发布时间:2020-04-30 11:06:44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着眼于都市社会、未来城市、城市治理能力三大趋势或要求,城市规划工作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在深化和细化国家规划机制和体系的过程中,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改进规划观念技术与方法,自觉开展城市规划的中国话语、中国学术、中国知识体系建设。

  中华文明进程是人类史上最宏大最持久的实践,从中华文明进程宏阔背景上考察城市规划演进的大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是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

  通常,中国城市规划史分为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与近现代(自1840年至今)两大部分,其中,近现代又分为近代(1840~1949年)、现代(自1949年至今)。如果将中国城市及其规划与中华文明史结合起来,则可以在文明史进程中深刻认识不同时代的城市规划的特色、表现及其影响。参照中华文明分期,以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发展进程中城市的作用及其规划要求为标准,现将中国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古国、王国、帝国前期、帝国中期、帝国后期、近现代六个时期。

  整个中国城市规划史历时约10000年,大致以公元前25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段,前段古国时期约5500年,这是早期城市与城市规划起源;后段为王国时期以来约4500年,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发展阶段,其中王国时期约1700年,此后是约2800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时期,包括帝国时期990年、帝国中期587年、帝国后期933年,以及已经历了180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近现代。尽管每个时期的时间跨度不一,从500多年到5000多年,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每个阶段社会发展都经历了从大乱到大治(从动乱或战乱到统一或大治)的过程,空间上国家发展亦由弱而强,由小而大,经过一次又一次由乱而治的循环演进,中国不断走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应地,城市规划知识积累与进步也呈现出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华文明演进强烈的时代节奏感,在中国城市及其规划上有着显著的反映。一部完整的中国城市规划史,不仅是中华文明演进、兴起和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世界上最为壮观、一脉相承的文明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复兴中国城市规划,一方面,参照中国传统城市和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辉煌成就,传承一定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堪称高水平的规划和建设成就;另一方面,结合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面向未来城市社会发展,创造新时代的辉煌,赋予中国城市鲜明的政治性与规划性传统以新的时代的活力。

  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中国城市在这十数年迸发了强大的竞争性。从城市产业的打造、城市功能的布局,到城市IP的争夺,城市气质的塑造,城市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建设到经营,已走向城市运营。在这其中,城市产业链的打造与产业的催生和人居情怀的融入,似乎已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前进方向。

  十九大后,中国城镇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引导要素重构,破题发展不充分和不均。

  城镇化的参与者如何把握新机遇、新模式?应对新挑战?政府机构、投资商、开发商、建设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如何顺应新时代?以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在新阶段找到新模式和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值得相关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深度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培训课程:北京大学区域开发与城市运营高级研修班【2020官方课程】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