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通过与上下游成员连接而组成的链状结构或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成本,满足客户需要,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优化而采用的一种集成的管理活动和过程,是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到最终用户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涉及多企业和企业内部管理各方面的跨行业管理。清华大学企业物流与现代供应链管理高级研修班为您讲述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要点
构建立体管控机制
现代供应链管理已从单一关注企业经济绩效转为重视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需明确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框架,从战略、组织、执行各层面着手,建立包含供应链管理组织体系、运作体系、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立体管控机制。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是提升供应链能力、保障供应、降低成本、防控风险的重要实施路径。
供应链管理组织体系,可从业务战略实施的任务分解角度出发,建立供应链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组织职责并分解细化到具体的岗位职责。供应链管理运作体系,可在端到端流程建立与优化、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供应链管理的评价与保障体系,可从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和风险管控。
明确集成与协调战略
供应链的管理对象在生产制造企业外部需横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在企业内部要打破部门墙、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目标。因此,供应链纵向价值集成与内外部供应链的协同非常重要,不仅需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与顺畅,还需要无缝对接、高效运作,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供应链管理效果。这种跨行业、跨企业、跨部门的协同,需要各相关企业和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岗位树立高度协同理念,以共同利益和任务目标为核心追求,积极协作。但仅凭思想认识的提高是不能保障协同效果的,因此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协同制度并认真执行。
标准化的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从供应商的开发、认证引入、供应商的绩效管理与改进(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风险管控到供应商废止的全部过程管理,风险管控则从主要影响因素的梳理和风险点识别、防控措施与分级管理、定期评估、风险预警、应急措施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实施。
强化端到端的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强化端到端的流程管理,通过规范业务流程体系、定期评估流程的运作绩效,建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管理机制,实现精细化过程管理,达到提质增效和风险管控的目的。
注重打造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生态系统
以供应链创新与变革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变革、行业发展的变革,打造客户、企业、供应商共同组成的生态圈,逐步形成基于供应链的、以共同利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的紧密联系、自运行和高效率保障供应、把控风险、降本增效。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