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一个持续盈利、长效发展的价值型企业对任何企业高管都是一个巨大挑战。特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企业管理核心课程基础之上,聚焦国内外前沿知识、实战案例,举办了“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旨在为时间紧、压力大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拓宽思维视野、提高实战技能。帮助企业培养出未来商战中的领航人,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吴晓波在《互联网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谈到“如果没有互联网,美国也许还是今天的美国,但是中国肯定不是今天的中国。”对于这点,我深表认同。他接着说“中国迄今仍然是一个非典型的现代国家,政府掌控着近乎无限的资源,庞大的国有资本集团盘旋在产业的上游并参与政策的制订。互联网是罕见的阳光产业,因变革速度之快和资源的不确定性,政府和国有企业迄今没有找到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获取垄断利益的路径。互联网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商业进步和社会空间开放,同时也正在造成新的混乱和遭遇更具技巧性的管制,这显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博弈正在进行,没有人猜得到它的结局。”我比吴晓波更为乐观,因为互联网和中华文明的根基是相通的,互联网让中国人超越器物层面,重拾文化自信,发自内心的拥抱互联网的新思维和新技术,推动中国引领信息文明时代!
互联网为何在中国如此蓬勃发展
互联网在两个国家发展的最好,一个是诞生地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按照麦肯锡的报告,2013年中国iGDP(互联网GDP贡献占比)4.4%, 比美国还高0.1%;在应用性创新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其实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互联网企业里,美国6家,中国4家。按照现有发展趋势,五年之内中国互联网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国。为何互联网,包括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如此蓬勃?不是人多,因为印度和中国人口数量基本不相上下;也不是中国人素质高,西欧人,日本人素质平均还要高些;更不是中国企业家创新能力强,因为过去20来年主要靠拷贝和微创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西方舶来品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如此蓬勃,生命力如此强大?
主要有三大原因。
互联网通过信息透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信息透明促成统一的大市场,大大提升市场的规模和效率,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打破垄断,激发企业家精神
从1994年4月20号中国开始和世界联网,经过了21年来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在加速打破垄断,释放思想、金融、和社会等方面的活力,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激发市场经济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比如,权力正在被互联网“透明化”而接受无处不在的监督,逐步被关进笼子里面;封闭,庞大,低效的金融领域正在被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打破垄断。经过了十来年的努力,民营主导,充满互联网精神的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在零售支付领域已全面超越了国有银行,并打破了中国银联的垄断,在助力中小企业互联网升级的同时为用户带来了众多的便利和实惠。在今天,每10张远程的机票购买中,有8到9张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支付服务的,其中3张以上由易宝支付提供。互联网金融的另外一个重大使命是促进传统金融升级,使之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源,变得更加高效、透明、普惠,促进中国的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结构与中华文明君子和而不同的根基相通
互联网的基本结构是去中心化的自由连接。在这个结构中,人们互为中心,即“人人为我,我是中心”,又“我为人人,他人是中心”,保证了每一个参与者的独立和自由。
在地域广阔,信息技术落后的农业社会,需要通过儒家严明的等级制度来限制个人的自由,维护大国的稳定,这在当时是有效的安排。但经过了两千年的演变,已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包括教育体系,户籍制度,保甲制度,八股取士,株连政策等。儒家已被汉武帝政治化,作为重要的统治工具。但儒家不是中华文明的根基,真正的根基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之前就奠定了。中国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对“中国”、“君子”,这两个词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作为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沉淀,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已经深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的平等结构和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完美契合。
互联网让中华文明的根基打通了时代的脉搏,让中国人找到在这个时代的文化自信,所以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它,21年前,互联网在中国一旦起步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到了2015年,政府正式把互联网定为国策,并制定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互联网与中华文明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中谈到了变易, 简易和不易。变化莫测,跨界融合的互联网世界让参与者觉得迷茫,浮躁。按照大学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互联网世界的止由如下两事构成 1、互联网始终围绕人性展开, 因为互联网本来就是通过自由连接来让人性得到更好的展示 2、一天只有24小时。互联网就是人性,她提供了一个连接人人的开放,分享,自由,协作,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和谐平台,让每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尽可能活出她的精彩和意义。无独有偶,和谐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人与人之间推崇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道;人与自然间崇尚天人合一;国与国之间讲究王道。
借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框架来解读互联网。互联网之道就是自由,这是所有生命体永恒的追求。但个体能力有限,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就自给自足,实现自由。对于自由的追求催生了人与他人,以及世界自由相连的渴望,这就是互联网的一。人性希望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在与世界相连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保持独立性,而不愿像一滴水珠融入大海,这样虽然避免了被太阳蒸发,但同时也失去了自我。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结构在连接每个人的时候保证了宝贵的独立性。 因为去中心,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中心,人人为我,同时,每个人又围绕他人为中心,我为人人。这个对立统一的“人人为我,我人人”构成互联网太极结构的“二”, 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个体和集体的完美融合。二元互动催生了互联网的“三”要素:人,信息,和交易。 其中人是载体,更是目的。 这三要素的动态组合催生了已知的主动自发,混沌有序,千姿百态的互联网奇迹,相信在未来将创造更多的精彩,给人类带来惊喜!
互联网与中国梦
要实现中国梦,首要在找到文化自信:回归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之根; 二在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三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在中华文明之根上结出时代之硕果——实现中国梦。
1840年以来,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方法论一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过两千年封建极权独裁统治,社会自治力量相当薄弱, 公民意识淡漠,独立知识分子的尊严被百般摧残,人们的创造力已经被压抑到了极点。虽然中学之根系还很强大,中学制度体系之躯体却已腐朽,无法承载一个强大和谐的中国。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全面拥抱工业文明,短短30年间从落后的农业文明国家一跃而成为亚洲第一号强国。1854年日本的门户江户(今天东京)被美国佩里将军带领4首炮舰强行打开时,日本社会相比当时的大清帝国更为落后,举国震惊之余,日本于1868年开始维新变革,并于1871派遣上百名高官,游历欧美,深度考察当地的制度风物等近2年,深感日本落后的农业文明和当时欧美先进的工业文明之差距。回国后即决定仿照西方制度,全盘西化。短短24年后,甲午战争日本大和舰队在吨位不比北洋舰队的情况下,大获全胜,背后其实是新兴的工业文明及现代制度与腐朽落后的农业文明及独裁制度之争,展现了日本全盘西化的威力。日本作为岛国,文化之根浅,根系不发达。在唐朝时学习当时先进的农业文明和制度,全盘中化成功;工业文明崛起的明治时期,全盘西化成功亦不足为奇。
但中国不能学日本全盘西化。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有着世界四大轴心文明之一的强势原产文明,历史上同化了不少外来入侵民族。中华文明之根系发达,根粗且深,不可能靠全盘西化成功,也不能学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中学之制度躯体早已腐朽,而且东西文明相互排异--中学以团队为中心,强调为集体至上;西学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体独立自由,这两种文明相互矛盾,相互排斥。在此背景下西学之科学,民主,理性等现代性无法和中体之根结合。
所幸互联网带来去中心化的新结构。去中心意味着每个人都是中心——人人为我; 同时每个人又围绕他人为中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结构完美融合了东西文明,创造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文明,给世界带来新希望。在此大背景下东西方文明不再排异,中学之根和西体之现代性才能有效结合,用中学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之根包容引导西学之贪独,用中学内圣外王之道中和西学之强权霸道,用西体之现代性改造并治愈中学极权独裁封闭之制度病躯,再造一个强健的中学制度躯体,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文化和制度基础。
2022-01-09
2022-01-06
2022-01-04
2022-01-04
2022-01-04
2022-01-03
2021-12-30
2021-12-29
2021-12-28
2021-12-27
2021-12-03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