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岩”革命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从 1957 年出版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到 1962 年出版的
小说《红岩》,从 1964 年 9 月在京首演的歌剧《江姐》到 1965 年推出的电影《烈火中永生》,都已成为
经典,可谓家喻户晓。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 2011 年 6 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纪实文学《忠诚与背叛—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以下简称《忠诚与背叛》),却依然能让读者心潮澎湃、手不释卷,发行 20 多
万册。
《忠诚与背叛》的成功,得益于作品题材经典。 1949 年 10 月 1 日 ,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宣布新中国
成立,但重庆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许多革命志士眼望胜利却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他们的躯体虽然在
烈火中化为灰烬,但他们的灵魂却得到永生,他们的英勇事迹必将被世代传颂。与小说《红岩》一样,《忠诚
与背叛》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其宏大背景则是人民解放军的胜
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与革命
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极具艺术表现力地展示出来。这样的题材十分 经典,是一
部好作品的基础,也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忠诚与背叛》的成功,是作品写作上的成功。一个经典的故事在几十年后重写如何还能畅销,这对写作
者是很大的考验。执笔者何建明说:我找到一个点,就是现在确定的本书的五个部分,包括“血染红岩”、“
背叛的代价”、“女人无叛徒”、“另一种背叛”、“忠诚之忠诚”等五章,它们看似简单,但是创作的时候
还是有讲究的。比如第一章,从屠杀开始到重庆解放,那段历史最黑暗,“红岩”的斗争也最悲壮;怎么写精
彩?共产党人在最后一刻在干什么?想什么?我觉得必须“还原”出来,这一章名为“血染红岩”。第二章,
关于书中的叛徒,他们是怎么走上这条不归路的?用怎样的分量解释这些问题?我写了“背叛的代价”。书中
还有“另一种背叛”和“忠诚之忠诚”两章是想说明那么多共产党人在受了委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对党、
对信仰的忠诚。第三章“女人无叛徒”,其实革命者不管是男是女,都有可能当叛徒。但是在渣滓洞、白公馆
等狱中,正好一个女叛徒都没有,这说明一个问题:女性跟男性在信念问题上没有什么差异,但早期的许多
妇女都是爱上一个男共产党员后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红岩”里也是这样,她们表现得异常坚贞。作者这种
“还原”真相、“唤醒”历史的努力,带来了作品对心灵的震撼力。
《忠诚与背叛》运用各种写作手段做了许多 探讨,作者用符合现代读者、现代媒体品位的手段把自己的
历史发现和现实思考表现出来,典型化方法运用自如,力图使英雄、叛徒、特务都成为有价值的文学人物。譬
如,在写监狱里的革命者时,写了他们激情澎湃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倾情朗诵,表达思念亲人和眷恋子女之情
……这都有利于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忠诚与背叛》成功也来自于细节的真实。毋庸讳言,几十年来,读者几乎是把小说《红岩》作为真实故
事来读的,书中一些场景和细节甚至被刻入脑海,直至今天,还有读者对镪水池焚毁烈士遗骸、江姐手指被钉
竹签等细节感同身受、难以忘怀。但《忠诚与背叛》告诉读者,这些细节是虚构的,它通过近年来解密的红岩
材料,叙说出许多弥足珍贵的人物与事件的细节,反映出彼时彼地的历史截面。在当下,读者对非虚构作品的
期待,往往超过虚构作品,从阅读心态来说,纪实文学呈现出悲剧的崇高性美学品格更易打动读者。
《忠诚与背叛》作为经典题材主题出版的一个范例,在创作出版中体现了对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再开发、再
研究、再认识、再展示、再传播。它证明了经典题材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思想性
、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这本书让我们相信,信仰的力量历经时空变迁而不衰,将永恒地成为时代标识
和精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