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心的问题。发展以后,人们到底是更可爱了还是不可爱了,我们无法不面对这样的诘问。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很多精神资源。
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古代的中国梦就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礼记•礼运》篇里讲的“大同”,是2500年前非常高级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是什么梦,是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梦。
不仅孔子儒家学说这样讲,道家学说同样也有类似的讲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认为,有余的应该稍微往下压一压,要帮助那些弱势的人和群体,这个也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思想。老子此话客观上带有为被压迫被剥削阶级说话的性质。天下大同的观念,落实为我们的价值认证的共同性,甚至于它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孙中山先生当年的理想,也提出来“以建民国,以进大同”,他也把“大同”当做最高的理想。
还有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其实与国家消亡了、政党消亡的共产主义理想是遥相响应的。与欧美许多地方不同,中国的知识界比较容易接受共产主义,这并非偶然。
第二,价值在哪里?传统在哪里?我们讲道德、讲仁义,它是一种心性之学。首先学什么呢?首先要学着把我们的心治好,把我们的心培养好,把我们的心陶冶好,把我们的心塑造好。价值成为心性,心性充满价值认定,达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达到慎独的状态。即便是一个人独处,也要用自己所信奉所接受的价值观来行事来选择。如果建立了以仁义为特色的心性,它就从根源上消除了荒谬,消除了反人类反社会的种种可能,消除了黑暗和愚昧。
从小到大,由内及外,从家庭、从孝悌开始,做到忠恕、恭谨、诚信,以仁统领精神走向,用孔子的话就是“吾道一以贯之”。用马克思的话,就是目标始终如一。一个是从结构上看,仁义道德是核心;一个是从发展上看,对于仁义道德的坚持恒久如此,这都叫做一以贯之。以一个核心的观念把价值选择、价值坚守贯穿起来。
我们当今的价值倡导与核心价值观的研讨和发扬,成败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我们所提倡的观念与人民心中的好恶臧否、真情实感结合起来。价值观不能仅仅是一个讨论的话题,更不能仅仅是一个举手表态的话题,而是一个心性的话题。难道你不追求和谐而是追求恶斗?难道你不坚守仁义而是要纵容狠毒?难道你不捍卫自由而是乐于压迫或被压迫?难道你不希望爱国而是诅咒自己的家国家园?所以价值观的关键在于,把宣扬的观念与人民心中好恶臧否的真情实感相结合。
而为了和人心相结合,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开掘资源,而同时又能够做到像小平同志所说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所寻求的价值,不是自己封闭起来的价值,不是一个浅显的价值,而是带着这些价值,带着我们这种美好的心性向全面小康发展,向改革开放发展,向现代化发展,不是停滞,不是复古,而是开拓与创新。
第三,仁、德、礼、义、廉、耻的治国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仁政与礼治的提倡,王道与霸道的区别,这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意义,这正是我们所讲的政治文明。中国过去说,“身正则天下正”。我们国家历史上虽然在权力的制衡方面没有一套监督的成功经验,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怎样能够实行有效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但是看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道德监督、文化监督仍然是存在的。不要以为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这样的。如果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你们会大为惊奇,皇帝其实很难办,他有时候想解决一件事儿,底下老臣跪一片,全反对。所以这种文化监督、道德监督是中国政治的一个特色。
文章相关课程:
查看简章:清华大学总裁班:中国传统文化与内功养生实修班【官方报名】
电话咨询:13911249815 李老师
本信息由最具权威性的培训网-中国企业培训网(http://www.ceopx.cn) 小编整理编辑发布,本站部分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侵权请告知,电话:010-62761189 ,我们将及时处理删除信息,同时,欢迎您加入企业培训网微信公众平台:www-ceopx-cn,移动互联时代可以更快更方便的了解您想要的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