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部最为古老、最富有思想性、然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经典巨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渊源。《周易》预测是指对一切未知事物及其演变规律作出的合乎科学的推断,是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
一、《周易》与古人施政
早在殷商时代,举凡施政、战争、祭典等等较为重大的政治事项,都要占卜祸福。《周礼·春宫·宗伯·筮人》曰:“凡国家大事,先筮后卜”。这是对卜筮也发挥着政治决疑的功能的记载。这种政治决疑在《周易》被称之为“鬼谋”,是在“人谋”不敷应用时才被使用。《系辞传下》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东汉王充在《论衡·卜旅》中也说:“卜筮不可纯用,略以助政,示有鬼神,明己不得专”。无论是“人谋”还是“鬼谋”,都充当着国家管理中的决策工具,从信念和意志决断的层面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和帮助。
《易传》的问世,以其高度的哲学理性,全面实现了对卜筮的创造性转化,《周易》逐成为一部立道设教的书,根本目的是用来治天下。
二、《周易》与政府决策
首先,今天讲预见预测,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预测的范围、方法、形成和处理机制都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往预测主要用于军事,对立双方的博弈。现在不同了,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和文化的转型与变革。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都需要预见预测,整体化了,日常化了。
当年周文王推演周易以“定天下之吉凶”,主要是为了博弈。有时也用于某个领域,如农业收成的展望。但那个时候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很慢,如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说,1700年以前的一千多年,欧洲发达国家平均人均收入的增长每年只有0.05%,需要1430年才能够增加一倍。这基本上看不出有多少经济增长,也就不用在这方面作什么预见。但是17世纪以后,人均收入增加一倍的时间从1430年减少为30年,社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经济的增长。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节奏就更快,前天是信息技术产业,今天是生物技术产业,明天是新能源产业,政府调控经济,不作预测预见怎行。
其次,当代社会已进入所谓的风险社会,预见预测不仅用于政府对发展的筹划,而且用于风险的控制和危机的防范。一则发展,一则风险,两者在当代社会已经合二为一,两者的预见预测也就成为政府决策的基本方面。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不把风险纳入预见、预测的范围风险很大。
再其次,中国如同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处于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中,是一个转型社会。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预见预测不仅必须用于经常性的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要用于转型的决策。比如,经济方面必须确立市场体制,政治方面必须推进法制进程等。如果仅仅关注日常具体事务和个别事件,对转型和改革关注不够,缺乏这方面的预见,必将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且预见不到位,淤积矛盾,贻误战机,将导致政府的治理危机。因此,转型背景中的预见预测,事关政府治理大局。不可掉以轻心。
三、《周易》与企业风险
首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构建起具有忧患意识的预测理念,能确定企业家及员工在顺境中不迷失方向,在逆境中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业、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以变应变,变中求生存,变中求发展。更新思维方式,灵活选择路径,吸取各种信息,调整结构,创新理念,技术、工艺、产品,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一切在变,不变的惟有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这就是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次,运用易经的太极点审视企业,并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载体,将易经中的阴阳关系,与企业中的风险与机会连接,并透过易经的卦象来解释,预测这些企业中不确定的因素,能帮助企业找到方向。
企业就与人一样,里面同时存在着阴阳、吉凶两面,这两面的关系是相伴同存,此消彼长,不停的互动。而透过易经的概念可使企业降低风险并提高机会,趋吉避凶,达到获利效果。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不仅有超越自我的价值观,而且在经营企业中,常比喻自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称红旗不倒的万象集团总裁鲁冠球近期对员工说:“立足最坏的情况,争取最好的结果”,可见当今的学者和企业家们都明白这样一个哲理,没有危机感,其实是最大的危机;真正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
再其次,民众对易经认识不深,研究易学本身就是对一切事物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总结规律,再实践的过程。将易经中的“术”和“数”运用到机会风险的不确定性的研究中,则可以解答企业存在的潜在机会和风险,在罕见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许多企业面临重重困境。
如何运用易经来审视这场危机,找出相应对策,易经在企业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假如一家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被建盖在人口密集的生活区,便可能被迫停产。这便可以从易经的风水学说中得到解释。而在现代企业人员管理上,将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按照五行学说来搭配,则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各种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同样事、结果会不一样。探索企业决策的内在因素,所谓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
《易》是培养管理者的哲学,指点管理者如何应对变革,化繁为简、守时待机,从琐碎的事务中脱身,以哲学的思维审视企业问题,环境变化。分析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博弈。训练识别市场风险的意识,培养识别、建立和驾驭良好的企业、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文章相关课程:
查看简章:清华大学易经与领导智慧私塾班
电话咨询:13911249815 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