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喜欢直奔主题。在当前这个时代,信息泛滥,内容消费主要通过各种移动设备的屏幕来完成,受众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快速缩短。内向者一生都在避免无谓的闲聊,他们习惯且渴望直奔主题。抓住问题要害。在商业和交流中,这种战略优势是外向交流者难以获得的。
内向者能打造牢固关系。外向交流者喜欢“约会”,而内向者则善于与互联网上的利益集团和社区之间建立“婚姻”。要实现最大的商业影响,重点并非在于“赞”或者好友的数量,而是你所结成的重要联盟和关系的数量。这方面,内向者再一次拥有了有优势。此外,当内向者发表内容的时候,他们通常更愿意对读者的评论进行回复。相反,外向者通常倾向于像放炸弹一样,将一篇文章发布,之后可能完全忽略评论,或者只回复那些赞同他们意见或者具有较大挑衅性的读者。内向者更愿意考虑和回复全部观点,而这一点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互联网上,都是保持参与度以及维持关系的关键。
内向者愿意分享舞台。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是我们公司咨询业务的灾星:这些客户通常喜欢采用充满自我推销和沾沾自喜的内容来炫耀,力争在所有内容中凸显自己。这并非完全没有好处——是的,你的公司能成功确实有其原因,你的书籍非常有吸引力,你的想法很棒。不过内向者意识到,最好的想法和结果是多个参与者和思考者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知道到分享的力量。
内向者将分享你的内容。有多少社交媒体专家(有些甚至是非常优秀的)不愿援引任何其他的想法或作品,而只推荐自己的?可能这种做法对他们有效,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社交媒体的生态系统更适合那些愿意分享的人士。我不会指出具体有哪些人属于“唯我独尊”的类型,不过我愿意指出,盖伊·川崎(Guy Kawasaki)、布莱恩·特雷西(Brian Tracy)以及格伦·贝克(Glenn Beck)和拉什·林宝(Rush Limbaugh)并不担心与别人分享舞台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并在重视分享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他们通过分享其他人的内容来扩展自己的受众和可信性(当然,在需要的情况下也要注明来源——这种在必要的时候注明署名的做法是最基本和关键的)。
内向者可信且透明。互联网让人们更加容易判断谎言。这种注重真实性的广告思潮正在削弱那些在20世纪最为成功的广告主和营销人员,但是对于现在那种较为体贴和内向的营销风格,这却是一种恩赐和保护。